前一阵子度过了一段宽松的时光,虽然很是快乐但是内心总是有一种不安感。我最近在思考大多数的摆烂其实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要是像玩游戏一样给个及时反馈也许这个世界摆烂的会少很多。
转眼五月份了,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就已经过半了。之前总是感觉大三结束后的大学生应该是个成熟稳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了,不过现在每天早上照镜子过后我都不太有把握了。我一直很疑惑以前的大学生为什么这么厉害,似乎比我多修炼了好多年一样。后来我得到的答案是大多数的成长都来自于生活所迫。
不过现在的生活倒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理想和抱负是在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琐碎中被腐蚀的,倒塌得自然,且不动神色。
我平日的一大爱好是观看他人分享的人生。比如“大专生工厂的一天”、“职高的生活”这样子的。其实说的阴暗点就是找点优越感,我感觉优越感是一种很难得的东西。我在生活里总是被现实打击得体无完肤,所以只能在互联网上暗戳戳地找点优越感。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在寒假结婚了,我有些好奇现在00后的同学的择偶标准——这对我属于比较稀有的知识,于是我在小红薯上进行了一波搜索。
很快我就失去了一大爱好。
——还好我很快就在贴吧又把这个爱好捡回来了。
我从这件事就发现,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比烂来获得优越感从而解决,可惜我不是心理专业的,不知道这个点子正不正确。
我最近忽然意识到大四就没有什么课了,也就是说现在在教室里坐着的每一节课也许都是人生的倒数几节课了。这个时候我的脑中浮现出《飞驰人生2》中的台词,有一种巍峨的宿命感,让我觉得不应该在课上玩手机了。我和我同学分享了这件事,他跟我说那现在在课堂上玩的每一秒手机,也进入了倒数。
我觉得解构严肃性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
但是从这我又联想到,如果这段时间我不写些什么东西,记录一下此时的心境,也许以后会有些后悔。毕竟怎么说,能感觉自己走在人生的一个拐点上,只是有些无力地看着自己奔向深渊。不过说不定以后会觉得这段时间的烦恼真是幼稚,然后感叹一声青春真好。
春天也过完了,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为什么风月会替人愁呢?明明此事无关风与月吧?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在遗憾时间流逝中,我发着时日无多的还属于学生的牢骚。
在学校莫名一堆烦恼,回乡下就好了很多。说到底也只是周围环境和自己给自己添加了许多心理挂碍,尤其是那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立马解决的困境。以至于懒散的念头都变成一种负罪,精气神也在内耗中白白流走掉。和旅游相似,我换个环境然后告诉自己,离开什么自己都能活。过去的事情会逐渐遗忘,空间上远方的烦恼也不曾被带来。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遵法守法,真诚善良,便没有什么磨难真如想象中那么不可面对。人生的容错率没有那么低,我也不和自己计较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