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过完了。
我看了看窗外的余晖,吹着夏天特有的带着温度的风,不太确定于此事的发生——又检查了一下日历,的确是立秋——这就是新时代的郑人买履,宁信度无自信也。
说起郑人买履,弱智吧有一个帖子:怀念过去是不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刻舟求剑。两件事结合看来,虽然世殊时异,但大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我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感觉自己被时代的马车给抛弃了。为什么不是火车呢?因为火车是你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的,所以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放弃了。而马车就在前面,你感觉跑一跑就能追上,再努力一点也能登上去,但最后只能看着它越来越远。坐在马车上的笑着看追车的人,我也只能笑笑:哈哈,其实我也没有很想上车啦,笑死,哈哈。
秋天一向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这之间有很多原因啦,在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点是我不怎么喜欢夏天——更为准确一点是不喜欢夏天的离去。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不过我也有一套合理的逻辑。我每个夏天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希望这个夏天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或者至少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吧。
但很可惜的是,每一年夏天我都这么想。更遗憾的是,明年夏天我大概还会这么想。然后随着立秋的到来,突然意识到,啊,夏天又过完了,环顾四周看看一事无成的夏天和鸡毛蒜皮的生活,像一只蝉死在了夏天一样沉闷。最后心中不可避免的得知明年大概还是这样。
前几天去了趟上海,大城市就是不一样,有一种蛮荒生长的力量,这一点在道路上就能看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起开,大家互不亏欠,彼此互不相让,在一条道路上乱成一锅粥一般的井然有序。我顺便去以前上学还有住的地方看了两眼,结果拆成了一片废墟,各种各样的工地轰鸣劳作。
我找了个边上的小卖部大爷问:这地方的学校拆到哪里了啊?大爷说那谁知道,都拆了多少年呢。我遗憾地说太可惜了,大爷说是啊,差一点就拆到我这边了。
上海老龄化真是非常严重——我这里没有任何夸张。白天望过去都是中老年人,只有商务圈会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我想如果殡葬行业也算生物的话,那么此言不虚。
去逛了逛二次元聚集地,在南京路那边的,我发现里面东西都卖的很考验人的金钱观念,只能说很符合我对二次元的想象。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大部分卖的都是乙游的二创——我翻了翻过去的记忆,不由感慨一声真是世殊时异了啊。
乘火车前还去了人民广场地下的一个二次元聚集地,里面破破烂烂的,许多店铺都倒闭了,而且应该倒闭很久了。一路上阴森森的,直到走到尽头,突然热闹了起来,看到许多coser高兴地互相集邮,虽然是工作日而且没什么特别的活动,但居然能看到那么多人。两相对比,倒是有趣。
我坐火车回苏州的时候突然想,许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早晨,人们都像往常一样过着稀疏平常的生活,远远不知未来会变得如何糟糕或者如何精彩,相比之下,每年夏天都会认真等到立秋以后再告别实在是太有礼貌了。
立秋过后其实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就像转学的同学还是会保持递减的消息联络,但是直到某天突然就断了联系,然后才恍然大悟之前双方努力系上的绳子还是被时间磨平了。
恍然大悟?也许还是恍然大雾。在疏忽间年岁就这般逝去,许多理解不了的晦涩事物也只能留待来日。
夏天要过完了,我心里十分确信这件事,不过恍然之间才记起今天是立秋。
又是一个夏天